-
- Scxhys.com 版權所有 2013-2014 蜀ICP備13006826號-1
- 四川新華印刷有限責任公司-為您提供專業優質的印刷服務
- (建議采用1024×768分辨率,以達到最佳視覺效果)
Powered by
四川新華印刷有限責任公司
©2013-2014
www.swayops.com
序號
|
原輔材料名稱
|
主要化學成分
|
年消耗量(t)
|
最大儲存量(t)
|
包裝規格
|
1
|
紙張
|
/
|
10000
|
3000
|
/
|
2
|
油墨
|
丙烯酸樹脂50%、顏料10%、助劑1%~3%、大豆油20%、二甲苯4%、添加劑、水等
|
60
|
10
|
5kg/200kg桶裝
|
3
|
熱熔膠
|
EVA樹脂、石蠟、添加劑等
|
20
|
2
|
10kg袋裝
|
4
|
板材(PS版)
|
/
|
35000張
|
1000張
|
/
|
5
|
潤版液
|
免酒精潤版液,主要成分為水、甘油、阿拉伯樹膠、乙二醇單丁醚
|
4
|
0.4
|
20kg桶裝
|
6
|
異丙醇
|
異丙醇
|
1.6
|
0.33
|
20L桶裝
|
7
|
上光油
|
丙烯酸樹脂齊聚物、助劑
|
1
|
0.2
|
20kg桶裝
|
8
|
橡皮布
|
/
|
300張
|
30
|
/
|
9
|
其他膜
|
/
|
3
|
1
|
/
|
10
|
噴粉
|
面粉、玉米粉、植物淀粉、木薯粉等
|
0.02
|
0.01
|
10kg袋裝
|
11
|
白乳膠
|
聚醋酸乙烯
|
0.2
|
0.1
|
20kg桶裝
|
12
|
清洗液
|
表面活性劑
|
1
|
0.5
|
20kg桶裝
|
13
|
柴油
|
礦物油
|
2
|
2.55
|
200L桶裝
|
14
|
機油
|
礦物油
|
4
|
1.26
|
200L桶裝
|
種類
|
污染因子
|
排放量
|
處理措施
|
|
廢水
|
水量(m3/a)
|
3120
|
預處理池收集處理后排入市政管網,最終進入成都龍潭污水處理廠
|
|
CODcr(t/a)
|
0.00125
|
|||
BOD5(t/a)
|
0.00062
|
|||
氨氮(t/a)
|
0.00010
|
|||
SS(t/a)
|
0.00094
|
|||
廢氣
|
印刷廢氣
|
非甲烷總烴(t/a)
|
5.6
|
聯合主車間內印刷工段設置了1套換氣系統,印刷車間內有1套換氣系統,換氣頻率分別為390000m3/h和13000m3/h
|
膠裝廢氣
|
煙氣量
|
9360
|
通過每臺膠裝機上設置的1臺集氣罩收集后,共用5根11m高排氣筒排放
|
|
非甲烷總烴(t/a)
|
0.19
|
|||
0.01
|
裝訂車間內自然通風
|
|||
分切粉塵
|
煙氣量(萬m3/a)
|
18720
|
通過每臺切紙機上設置的1臺集氣罩收集后,經濾筒除塵器處理后,共用6根11m高排氣筒排放
|
|
顆粒物(t/a)
|
0.095
|
|||
顆粒物(t/a)
|
0.5
|
裝訂車間內自然通風
|
||
商輪機干燥尾氣
|
煙氣量(萬m3/a)
|
1272.3
|
由每臺商輪機設備自帶收集后,2臺商輪機各自1根11m高排氣筒排放
|
|
煙塵(t/a)
|
0.3219
|
|||
SO2(t/a)
|
0.6708
|
|||
NOx(t/a)
|
1.9631
|
|||
食堂油煙
|
安裝油煙凈化器(去除率≥80%),通過專用煙道排放
|
|||
固體廢棄物
|
邊角料(t/a)
|
288
|
原廠家回收再生產
|
|
生活垃圾(t/a)
|
72
|
環衛部門統一處理
|
||
預處理池污泥(t/a)
|
36
|
|||
危險廢物
|
廢洗車液(t/a)
|
2.4
|
由四川省中明環境治理有限公司統一收集處理
|
|
廢油墨(t/a)
|
8.52
|
|||
廢機油(t/a)
|
0.72
|
|||
廢顯、定影液(t/a)
|
0.12
|
|||
廢PS版(t/a)
|
0.48
|
|||
廢原料桶(個/a)
|
1680
|
由四川西部聚鑫化工包裝有限公司統一收集處理
|
||
噪聲
|
各類機械設備dB(A)
|
≤65
|
建筑隔聲、距離衰減等
|
序號
|
大氣環境風險受體
|
受體類型
|
方位
|
距離(米)
|
影響人口總數(人)
|
1
|
成華區第七人民醫院
|
醫療
|
北面
|
1400
|
1000
|
2
|
成都成華龍港醫院
|
西面
|
375
|
1000
|
|
3
|
成都市成華區第五人民醫院
|
東南
|
4400
|
1000
|
|
4
|
電子科大附?。執缎^)
|
教育
|
西北
|
443
|
2000
|
5
|
成都市雙慶中學(龍潭校區)
|
東北
|
519
|
3500
|
|
6
|
中國醫學科學院
|
東南
|
452
|
3500
|
|
7
|
西南財經大學天府校區
|
東南
|
677
|
3000
|
|
8
|
成都市第十三幼兒園龍潭分園
|
東北
|
535
|
2000
|
|
9
|
成都石室中學北湖校區
|
西北
|
1600
|
3000
|
|
10
|
成都三十八中
|
北面
|
1300
|
3500
|
|
11
|
成都理工大學
|
西南
|
3200
|
3500
|
|
12
|
成都七中嘉祥外國語學校成華校區
|
西南
|
3900
|
3000
|
|
13
|
成都二仙橋學校
|
西南
|
3600
|
2000
|
|
14
|
十陵中學
|
東北
|
4600
|
3000
|
|
15
|
成華區龍潭街道
|
居住
|
/
|
/
|
3萬
|
16
|
龍泉驛區十陵街道
|
東南
|
1900
|
5.5萬
|
|
17
|
成華區二仙橋街道
|
西南
|
800
|
5.5萬
|
|
合計
|
17.5萬
|
名稱
|
最大儲存量q(噸)
|
臨界量Q(噸)
|
q/Q
|
是否超臨界量
|
油類物質
|
機油 2.55
|
2500
|
0.0013
|
N
|
柴油 0.72
|
||||
異丙醇
|
1
|
5
|
0.2
|
N
|
二甲苯
|
0.05
|
0.4
|
0.125
|
N
|
合計
|
0.3263
|
|
潛在環境風險單元
|
判斷依據
|
||
一般環境風險源
|
風險物質
|
風險物質儲存量分析
|
主要影響受體
|
?;穾旆?/div>
|
異丙醇
|
非重大危險源
|
大氣、人體、水體
|
危廢暫存間
|
廢沖版水、洗車水、廢潤版液、廢PS版、廢CTP版等
|
非重大危險源
|
大氣、人體、水體
|
供墨房
|
油墨
|
非重大危險源
|
大氣、人體、水體
|
油庫
|
機油、柴油、黃油
|
非重大危險源
|
大氣、人體、水體
|
紙庫
|
紙張
|
非重大危險源
|
大氣、人體、水體
|
成品庫
|
成品
|
非重大危險源
|
大氣、人體、水體
|
污染治理措施
|
廢氣、廢水
|
非重大危險源
|
大氣、人體、水體
|
序號
|
起初事故假設
|
事故類型
|
升級為環境事件因素
|
現有防控措施
|
影響環境事件發生概率
|
1
|
火災事故
|
安全事故
|
產生大氣污染和大量消防廢水。
|
1.設有600m3的消防水池;
2.生產車間和?;穬Υ鎱^均設置滅火器和地上式消火栓。
|
低
|
2
|
?;沸孤┦鹿?/div>
|
環境事故
|
揮發性有機物擴散,污染大氣環境。
|
1.設計100m衛生防護距離,范圍內無敏感受體;
2.企業內部設有?;钒踩芾碇贫?,配備應急人員和應急物資。
|
低
|
3
|
廢氣處理設施失效
|
環境事故
|
有機廢氣燃燒凈化裝置故障導致凈化效率降低,揮發性有機物質超標排入大氣環境;
大風情況下,影響范圍擴大。
|
車間設置了強制通風系統。
|
低
|
4
|
廢水處理設施失效
|
環境事故
|
不達標廢水出廠區,對成都市龍潭污水處理廠造成沖擊,可能污染馬鞍山排洪渠、東風渠總干。
|
/
|
低
|
5
|
天然氣泄漏
|
安全事故
|
少量泄漏易于控制和消除,對外環境影響不大;大量泄漏對廠內職工及可能對附近居民等造成毒害,甚至出現死亡;對環境空氣造成嚴重污染。對地表水、地下水、土壤影響較小。
|
/
|
低
|
總 指 揮
|
日常管理
|
事件發生時
|
事件控制后
|
(1)組織制定、修改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,
組建突發環境事件應急救援隊伍;
(2)檢查、督促做好突發環境事件的預防措施和應急救援的各項準備工作;
(3)組織、指導企業突發環境時間的生產應急救援培訓工作,協調指導應急救援隊伍的管理和救援能力評估工作。
|
(1)啟動應急響應措施;
(2)指揮、調度、協調處理現場突發事件,在事故狀態下制定應急方案;
(3)及時向成華區環保局報告突發環境事件的具體情況,必要時向有關單位發出增援請求,并向周邊單位通報相關情況;
(4)批準應急救援的終止。
|
(1)協調事故現場有關工作,協助政府部門進行環境恢復、事件調查、經驗教訓總結;
(2)聯合當地政府部門向當地媒體及公眾發布信息。
|
|
副指揮
|
(1)組織、指導企業突發環境事件的生產應急救援培訓工作,協調指導應急救援隊伍的管理和救援能力評估工作;
(2)負責對廠區內員工進行應急知識和基本防護方法的培訓。
|
(1)總指揮不在時全面接替總指揮的指揮工作,直至總指揮到現場后進行交接;
(2)協助總指揮處理現場突發事件,處置管轄范圍的其他突發事件;
|
(1)協調事故現場有關工作協助政府有關部門進行環境恢復;
(2)應急結束后進行事件調查、經驗教訓總結。
|
應急救援辦公室
|
(1)承擔應急預案的管理工作;
(2)檢查應急救援物資的配備情況,確保器 材在事故發生時,能有效投入使用;
(3)建立并管理應急救援的信息資料、檔案;
(4)負責員工的應急救援培訓及演練。
|
(1)接到報警后對 III級以上的事故進行研判,并進行預警發布;
(2)通知應急組織機構相關人員待命;
(3)查明事故源發生部位及原因,組織緊急措施,防止事故擴大;
(4)執行企業總指揮的決定;
(5)應急事故中,檢查應急措施是否到位,以及防止事故蔓延擴大的措施落實情況。
|
(1)協助環保局保護好現場,收集與突發環境事件有關的證據,參加突發環境事件調查處理。查明事故原因、經過,確定事故的性質和責任,提出對事故責任者的處理意見;
(2)檢查事故人員傷亡、財產損失情況;
(3)檢查企業在事故應急措施是否得當,以及存在的問題。
|
分工
|
應急職責
|
|
現場聯絡組
|
現場聯絡
|
(1)確保應急領導小組、現場應急救援專業隊伍及有關管理部門之間信息暢通;
(2)當事故有擴大趨勢,及時根據應急總指揮指令,聯系外部救援力量,請求支援。
|
消防解救組
|
消防滅火
|
(1)火勢較小時,負責指揮滅火或配合上級進行滅火;
(2)根據上級的命令和火勢情況,請求外部消防隊支援;
(3)對接警后的出動情況、燃燒物質、初步火勢作記錄,并及時向應急總指揮報告現場情況;
(4)負責消防廢水的轉移工作;
|
應急處理組
|
搶險救災
|
(1)接到通知后,迅速集合隊伍到達現場,根據事故情形正確配戴個人防護用具,切斷事故源;
(2)根據上級下達的搶修指令,迅速搶修設備、管道,控制事故,以防擴大事故范圍;
(3)及時了解事故災害的原因及經過;
(4)配合消防、救援人員進行事故處理。
|
醫療救護組
|
醫療救護
|
(1)事故發生時負責攜帶醫療急救設備以及個人防護設備趕往現場,對傷員進行醫療救護;
(2)及時將受傷人員救護情況向上級報告;
(3)負責保護、轉送事故中的受傷人員,根據人員傷亡情況上報應急領導小組,請求支援
|
警戒疏散組
|
警戒疏散
|
(1)當出現有毒有害物質泄漏時,根據上級的指令,通知相關人員立即撤離現場;
(2)在危險源區域設置警示標牌;劃分危險隔離區,設置警戒線;
(3)負責組織對事故及災害現場的保衛工作;
(4)維護現場秩序,禁止無關人員與車輛進入;
|
后勤保障組
|
物資保障
|
(1)根據上級指令,及時組織好事故及災害搶險救災所需物資的供應和調運;
(2)負責組織災害恢復生產所需物資的供應和調運;
|
善后處理
|
(1)對受災人員的進行賠償;
(2)負責事故廢水的后期處理工作;
(3)負責清洗事故場地;
(4)對事故現場的設備設施進行檢查,看是否可以再次使用和需要更換。
|
|
事故調查
|
(1)查明事故發生的經過、原因、人員傷亡情況及直接經濟損失;
(2)認定事故的性質和事故責任;
(3)提出對事故責任者的處理建議;
(4)總結事故教訓,提出防范和整改措施,提交事故調查報告。
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報告類別
|
形式
|
報告內容
|
初報
|
電話
|
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內容:
a、事件發生的時間和地點;
b、事件類型:火災、爆炸、泄漏(暫時狀態、連續狀態);
c、估計造成事件的泄漏量;
d、已采取的應急措施;
e、已污染的范圍、潛在的危害程度、轉化方式趨向;
f、健康危害與必要的醫療措施;
g、聯系人姓名和電話。
|
續報
|
網絡或
書面報告(傳真)
|
有關確切數據,事件發生 的原因、過程、進展情況及采取的應急措施等基本情況。
|
處理結果
報告
|
書面報告(傳真)
|
處理事件的措施、過程和結果,污染的范圍和程度、事件潛在或間接的危害、社會影響、處理后的 遺留問題,參加處理工作的有關部門和工作內容,出具有關危害與損失的證明文件等詳 細情況。
|
單位名稱
|
聯系電話
|
成華區第七人民醫院
|
028-84202060
|
成都成華龍港醫院
|
028-84277899
|
成都成華區第五人民醫院
|
028-84120263
|
單位名稱
|
聯系電話
|
成華區環保局
|
028-84315178
|
成華區公安局
|
028-61399000
|
成華區安監局
|
028-84369511
|
成都市消防報警
|
119
|
地點
|
主要污染物
|
應急響應措施
|
供墨房
|
油墨等危險化學品
|
1.撤離泄漏污染區人員至安全區,并進行隔離,限制出入。
2.切斷火源。
3.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自給正壓式呼吸器,穿防護服。
4.盡可能切斷泄漏源。防止流入下水道、雨水井等限制性空間。
5.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。
|
?;穾旆?/div>
|
異丙醇
|
|
油庫
|
機油、柴油
|
|
危廢暫存間
|
廢機油
|
地點
|
主要污染物
|
應急響應措施
|
供墨房、油庫、?;穾旆?、紙庫、成品庫
|
苯系物、顆粒物、CO
|
1.隔離火災現場,限制無關人員進出。
2.消防保衛組組員戴上防毒面具,采用霧狀水、泡沫、干粉、二氧化碳、砂土等滅火劑進行撲滅;
3.建議增加防初期雨水、受污染的消防水的導流圍擋及收集暫存措施(如防火堤、圍堰等),防止消防廢水污染外環境;
4.消防廢水最大產生量約為19.8m3,將收集的廢水用泵抽至罐車內運至專業公司妥善處置。
|
地點
|
主要污染物
|
應急響應措施
|
危廢暫存間
?;穾旆抗┠?/div>
|
SO2、NOx
苯、CO
VOC
|
1.迅速撤離泄漏污染區人員至上風處,并立即進行隔離,嚴格限制出入;
2.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自給正壓式呼吸器,從上風處進入現場;
3.對于液體泄漏,為降低物料向大氣中的蒸發速度,可用泡沫或者其他覆蓋物覆蓋外泄的物料,在其表面形成覆蓋層,抑制其蒸發
4.廢氣排口增加監控設備,有機廢氣超標時,應立即停止生產,檢查超標原因,及時修正,同時加強通風。
|
監測位置
|
監測項目
|
監測設備
|
監測采樣及分析方法
|
事故源
下風區100m、300m
大氣環境
|
PM10
|
工業粉塵檢測儀
|
《環境監測技術規范》
《空氣和廢氣監測分析方法》
|
SO2
|
便攜式煙氣分析儀
|
||
NOX
|
|||
CO
|
|||
VOC
|
/
|
《泄漏和敞開液面排放的揮發性有機物檢測技術導則》
|
|
苯
|
/
|
《環境空氣 苯系物的測定 活性炭吸附/二硫化碳解吸-氣相色譜法》
|
|
雨水排口
|
pH
|
水質快速檢測儀
|
《水和污水監測分析方法》
|
COD
|
便攜式 pH 計
|
||
石油類
|
/
|
《水質 石油類和動植物油類的測定 紅外分光光度法》
|
序號
|
備品設備名稱
|
規格型號
|
數量
|
1
|
電氣設備
|
應急照明燈
|
122
|
2
|
現場搶險物資
|
消防沙
|
若干
|
3
|
室內消火栓
|
148
|
|
4
|
消防泵
|
2
|
|
5
|
室外消火栓
|
9
|
|
6
|
火災報警器
|
32
|
|
7
|
煙感探測器
|
84
|
|
8
|
疏散指示標志
|
52
|
|
9
|
干粉滅火器
|
522
|
|
10
|
個人防護用品
|
一次性口罩
|
100
|
11
|
橡膠耐酸手套
|
10
|
|
12
|
安全帽
|
2
|
|
13
|
救治應急器材
|
應急車輛
|
若干
|
內容
|
學時
|
|
公司級
|
①方針、政策、法規;
②工藝流程和主要設備概況;
③公司應急預案規章制度;
④公司主要危險源點及事故應急知識;
⑤現場急救知識和職業衛生基本識;
⑥行業典型事故案例;
⑦應急救援職責
|
不少于
24學時
|
小組級
|
①班組概況;
②生產特點、作業環境、危險部位、設備狀況;
③生產工藝流程、安全作業要領、作業程序標準;
④班組應急預案規章制度,應急物資用品正確使用和保管知識;
⑤本崗位的應急救援職責;
⑥創建安全達標班組的條件、計劃與措施。
|
24學時
|
應急崗位
|
職位
|
姓名
|
聯系方式
|
|
總指揮
|
總指揮
|
汪 峰
|
13808187755
|
|
副指揮
|
副指揮
|
倪 濤
|
13981935700
|
|
應急救援
辦公室
|
現場總執行
|
羅 凱
|
13980411168
|
|
通知與協調
|
周小燕
|
18981948798
|
||
應急救援
小組
|
現場聯絡組
|
組長
|
張鴻桂
|
13458506009
|
組員
|
顏 鶴
|
13981762802
|
||
組員
|
邢 蓉
|
13882149109
|
||
組員
|
黃昆陽
|
13880347078
|
||
消防解救組
|
組長
|
魏從躍
|
13668206550
|
|
組員
|
畢玉亮
|
13908005571
|
||
組員
|
劉 福
|
13308197980
|
||
組員
|
宋 楷
|
13881903474
|
||
應急處理組
|
組長
|
虎光輝
|
13880529769
|
|
組員
|
曾林富
|
13308045889
|
||
組員
|
卿 峰
|
15308084623
|
||
組員
|
王真平
|
13378129362
|
||
醫療救護組
|
組長
|
趙 靜
|
13980510504
|
|
組員
|
陳 宏
|
13980460499
|
||
組員
|
簡 勛
|
13808211262
|
||
組員
|
溫 強
|
13882111184
|
||
警戒疏散組
|
組長
|
蔡春林
|
13668285522
|
|
組員
|
梅 衡
|
13558686211
|
||
組員
|
余明輝
|
13881930740
|
||
組員
|
孫 雪
|
13330981933
|
||
后勤保障組
|
組長
|
麥興華
|
15982166735
|
|
組員
|
趙花蘭
|
13980580581
|
||
組員
|
陳 林
|
15228923455
|
||
組員
|
張 建
|
13688129712
|
報告方式
|
1
|
電話報告
|
報告人
|
內部
|
|
2
|
書面報告
|
外部
|
|
||
報告時間
|
年 月 日 時 分
|
||||
單位名稱
|
|
||||
地址
|
|
||||
法人代表
|
|
聯系電話
|
|
||
傳真
|
|
Email
|
|
||
發生位置
|
|
設備設施名稱
|
|
||
物料名稱
|
|
||||
類型
|
泄漏/火災/其它
|
||||
污染物名稱
|
數量
|
排放去向
|
|||
|
|
|
|||
|
|
|
|||
|
|
|
|||
|
|
|
|||
|
|
|
|||
|
|
|
|||
|
|
|
|||
已污染的范圍
|
|
||||
可能受影響區域
|
|
||||
潛在的危害程度轉化方
式趨向
|
|
||||
已采取的應急措施
|
|
||||
建議采取措施
|
|
||||
直接人員傷亡和財產經
濟損失
|
|
報告方式
|
電話報告/網絡報告
|
報告人
|
|
|
報告時間
|
年 月 日 時 分
|
|||
單位名稱
|
|
|||
地址
|
|
|||
法人代表
|
|
聯系電話
|
|
|
傳真
|
|
Email
|
|
|
發生位置
|
|
設施設備名稱
|
|
|
物料名稱
|
|
|||
類型
|
泄漏/火災/其它
|
|||
污染物名稱
|
數量
|
排放去向
|
||
|
|
|
||
|
|
|
||
|
|
|
||
|
|
|
||
|
|
|||
事件發生
原因
|
|
|||
事件發生
過程
|
|
|||
事件進展
|
|
|||
應急措施
|
|
報告方式
|
電話報告或網絡報告
|
報告人
|
|
|
報告時間
|
年 月 日 時 分
|
|||
單位名稱
|
|
|||
地址
|
|
|||
法人代表
|
|
聯系電話
|
|
|
傳真
|
|
Email
|
|
|
發生位置
|
|
設備設施名稱
|
|
|
物料名稱
|
|
|||
類型
|
泄漏火災爆炸其它
|
|||
污染物名稱
|
數量
|
排放去向
|
||
|
|
|
||
|
|
|
||
|
|
|
||
|
|
|
||
|
|
|
||
一、處理事件的措施、過程和結果
二、污染范圍和程度
三、潛在或間接的危害、社會影響
四、遺留問題
五、參加處理工作的有關部門和工作內容
六、有關危害和損失的證明文件及詳細情況
|